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农场面积为140hm²,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²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对生态学部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考查。涉及到种群密度调查,群落中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群落丰富度的概念,营养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问题。重点是种群数量与群落丰富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种群密度突出单位空间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群落的丰富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群落内物种的数量,二是全部生物个体的总数量。所以群落中一种生物数量的下降未必说明群落的丰富度的下降。(群落的生物丰富度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应为不同的概念) 在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需要计算时,一般都是准确的,可以先不算而是对其他选项进行判断。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的写作要求,完成下列小题写作任务。

奇!螺蛳壳成了八音盒


司空见惯的螺蛳壳,经一个老人妙手加工后,居然能演奏出惟妙惟肖的音乐。昨天上午,一位老人手拿的螺蛳乐器让不少市民觉得又好玩又新鲜。
“咯咯咯——哒,这是母鸡下蛋的声音。”“这是万马奔腾……”昨天上午10时许,在大学路与政通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小游园里,54岁的李建阳老人正在为围观者演示自己的螺蛳乐器。他左手紧握着螺蛳壳,大拇指时起时落,右手很有节奏地拉着螺蛳壳上的棉线,起落颤动之间,逼真的音乐传了出来,引来20多位游人围上来看稀罕。“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见过。”一位抱孩子的老太太笑着说。
李建阳老人告诉记者,他一直很喜欢拉二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突发奇想,试着把螺蛳壳底部凿平,再贴上一层鱼皮,鱼皮中间缀一根棉线,拉棉线时螺蛳壳就能发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之后老人就不停揣摩,如今他能用螺蛳乐器模仿出近20种声音。老人说,螺蛳乐器看着简单,可要做到操作娴熟并不容易,运用这种乐器尤其讲究左右手的协调。曾经有不少人跟着老人学,可都没学会。“以前我做螺蛳乐器卖,一天能卖一二百个,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都不稀罕这个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经常拿来玩。”老人说。如果有人愿意学,老人很乐意把这项技艺传授给他们。

改写上面稿件的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