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是5 730年.现测得某生物化石中14C只剩下正常量的,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 .
28 650年
本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中的应用.生物体内的14C在正常生活状况下应与大气中14C的含量保持一致.但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的14C不再更新,加之14C由于不断地衰变,其含量逐渐减少.据半衰期含义可推知:该生物化石已经历了5个半衰期,从而可知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5 730×5="28" 650(年).
已知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是5 730年.现测得某生物化石中14C只剩下正常量的,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 .
28 650年
本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中的应用.生物体内的14C在正常生活状况下应与大气中14C的含量保持一致.但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的14C不再更新,加之14C由于不断地衰变,其含量逐渐减少.据半衰期含义可推知:该生物化石已经历了5个半衰期,从而可知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5 730×5="28" 650(年).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0粒大小相同的大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温度 | 23—25度 | 4—8度 | 23—25度 | 4—8度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水分) | 潮湿(水分) | 潮湿(水分) | 潮湿(水分) |
空气 | 充足 | 充足 | 浸没水中 | 浸没水中 |
种子萌发数量 | 19 | 0 | 0 | 0 |
(2)根据实验甲和 的实验结果判断,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在实验甲中没有萌发的一粒种子,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