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M点表示______;N点表示______.

(2)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3)在t3℃时,用等质量的水配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若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4)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答案

(1)M点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温度为t3℃,对应的溶解度为40g,表示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P点为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溶解度为20g,表示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0g.

故答: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0g;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中C的曲线处于最上方,所以C物质此时的溶解度最大;A的曲线位于最下方,所以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

故选ABC;

(3)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由t3℃降温至t1℃,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温不能析出晶体;而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都能析出晶体.

故选AB;

在t3℃时,用等质量的水配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多少可通过比较A、B两物质t3℃和t1℃时溶解度的差值来判断.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两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值较大,所以降温析出晶体多.

故选A;

(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或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溶质继续溶解至饱和;或蒸发掉少量多余的溶剂使溶液饱和.

故答: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低温度.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