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物质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欲使t2℃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若将t2℃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
(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物质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8.6%;40g 100g+40g
(3)由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加入溶剂;
(4)由于甲物质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降温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t1℃时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乙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增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没变,所以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按照t2℃时乙的溶解度进行计算,因为t1℃时甲的溶解度>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1)t1;(2)28.6%;(3)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