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6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百年的中 * * 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生1928点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煤炭664343
555432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请回答:

(1)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资产阶级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6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 成效如何?(4分)

答案

(1)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企业;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6分)

(2)变化:持续上升,居于世界前列。(2分)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或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五年计划的推动;欧美遭经济大危机打击。(每点2分,考生只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3)修补: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出具体措施也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2分)成效:前者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2分)

题目分析:(1)近代前期中国人“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具体表现是开展洋务运动,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组织近代民族国家”是指推动国家政治的近代化,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资产阶级的具体表现;(2)从材料二表格中不难发现1928年后苏联工业持续上升,居于世界前列,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找出其原因所在;(3)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和产生的直接效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