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某校九(1)班同学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围绕“幸福”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请你一起参与,发表意见。

情境一:甲同学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重在提升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幸福指数”,发展经济已不重要。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构建和谐社会,重在提升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幸福指数’,发展经济已不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乙同学说:幸福感与人生目标有关。一个食不裹腹的乞丐,有饭吃就是幸福;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富人,有闲就是幸福;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回家就是幸福;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能够活着就是幸福……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理想与幸福的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中国孩子幸福指数过低的原因是什么?有网络据此发起一项调查。其中四成多网友认为学业压力是中国孩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丙同学因此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压力越小越幸福!

(3)说说你对丙同学的结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升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经济,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提升幸福指数奠定基础;也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应该把提升幸福指数和发展经济相结合而不是相对立。

(2)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理想要切合实际,才能得到幸福。

(3)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存在。学习压力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同时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习压力小未必幸福,学习压力大未必不幸福。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