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                                        

A.孙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许利:“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苏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D.李铭:“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中国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港、澳、台地区仍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一国两制”实际。

点评:“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他对中国统一大业的产生的影响或作用。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中 * * 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许多国家——94%的人口为汉族——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虽然期间或分裂中断),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更重要的是,在两千年中华帝国岁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日中,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
它认为——相当正确的看法——自己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对______尤其恩泽深重。像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论由集体角度看,或从个人地位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自然毫无半点知识文化不如人的自卑感觉。而中国周围的邻近国家,也没有一国能对它造成丝毫的威胁;再加上中国发明了火药,更可高枕无忧,轻而易举将犯境的野蛮人拒之边外。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19世纪时,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变得再也明显不过——因为科技不如人,便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不如人。但是这种落后现象,事实上并非由于中国人迟疑不愿动手,不肯像当年日本在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一样,一下子跳入全面欧化的“现代化”大海中。因为这一切,只有在那古文明的捍卫者——古老的中华帝国——成为废墟之上才能实现;只有经由社会革命,在同时也是打倒孔夫子系统的文化革命中,才能真正展开。
(选自[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国家:

A.泰国
B.缅甸
C.马来西亚
D.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