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30 | 40 | 50 | 60 | 80 | 100 | |
溶解 度/g | NaCl | 35.7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65.6 | 77.3 | |
KNO3 | 13.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69 | 246 |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铵,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钠,若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有一杯80℃的KNO3不饱和溶液(如图A,水为100g),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忽略不计).
①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 g.
②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烧杯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发生改变
c.由60℃降温至50℃时溶液质量有可能减少
d.A到B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
(2)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铵,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所以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钠,只有36g氯化钠溶解,剩余14g没有溶解,所以若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水;
(4)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C烧杯溶液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100g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由于B烧杯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所以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发生改变,故b正确;如果B烧杯是饱和溶液,所以
降温至50℃时溶液质量有可能减少,故c正确;A到B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bcd.
故答案为:(1)硝酸钾;(2)不饱和;(3)加水;(4)①31.6;②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