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 * * 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

答案

(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西德与东德等(3分)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

(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 (3分)

(3)特点: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2分)

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和恐怖括动的威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4分)

题目分析:第(1)小问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说明美苏争霸在欧洲实行“冷战”,在亚洲则实行“热战”,结合教材知识史实说明即可。第(2)小问从材料二中可知作者的观点:冷战产生的根源在于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原因是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故材料观点不正确。第(3)小问中的第一问从材料三中图片可知当今世界的特点是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第二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即可。

点评: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关于美苏争霸期间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主要考查其表现,主要包括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的法席位等。(2)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高考试题一方面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考查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世界主要政治力量无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高考试题重视对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