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范围足够大、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绝缘U形弯杆由两段直杆和一半径为R的半圆环MAP组成,固定在纸面所在的竖直平面内。PQ、MN水平且足够长,NMAP段是光滑的。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环套在MN杆上,它所受电场力为重力的3/4(重力加速度为g)。现在M右侧D点由静止释放小环,小环刚好能到达P点。

(1)求D、M间的距离X0

(2)求上述过程中小环第一次通过与O等高的A点时弯杆对小环作用力的大小;

(3)若小环与PQ间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且大于电场力),现将小环移至M点右侧4R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球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题目分析:(1)(5分)从D点到P点,由动能定理得:

(2)(5分)从P到A点,由动能定理得:

在A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

(3)(5分)从M点右侧4R处释放,到达P点:

小球到达P点后向右运动位移x后速度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有:qE 4R-mg2R-qE x-µmg.x=0-0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