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此温度下向50 g水中加入50 g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增加水的质量可以增大KNO3的溶解度

D.升高温度和蒸发水均可使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

答案

A、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知此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溶解55g KNO3固体;故在该温度下向50 g水中加入50g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由分析知,此温度下50 g KNO3固体能全部溶于50 g水中形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0%;故B正确;

C、往溶液中增加水的质量与溶解度无关,因为在一定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不会随着溶质、溶剂量的改变而变化.故C不正确;

D、从学过识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KNO3的溶液变不饱和,不会使溶液析出晶体.故D不正确;

故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词。

(1)举:                           

(2)任:                           

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