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g)。发生反应为:

(1)已知:CO(g)+O2(g)=CO2(g) △H=-283.0kJ·mol—1

S(g)+O2(g)=SO2(g) △H=" -" 296.0 kJ·mol—1

试写出利用上述方法处理烟道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2molS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SO2(g)S(g)+2CO2(g),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②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数值)。

③2min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是       

a.选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二氧化碳  d.增加SO2的浓度

答案

(1)2CO(g)+SO2(g)S(g)+2CO2(g)  △H=-270kJ·mol1

(2) ①0.75 mol·L—1 ·min—1②27 ③d

(1)①×2-②可得,2CO(g)+SO2(g)S(g)+2CO2(g)  △H=-270kJ·mol1

(2)由图像可得出,2min时,CO2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故:

反应为:2CO(g)+SO2(g)S(g)+2CO2(g)

开始n:  4       2         0     0

△n:     2x     x         x      2x

2min n: 4—2x   2—x       x     2x

即:50%,x=1.5mol (可逆反应两边气体系数相等)

①v(CO)==0.75 mol·L—1 ·min—1

②K==27

③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排除a;升温平衡左移,排除b;分离出CO2,反应速率将减小,减除;增加S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故选择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或是传承的求知方式是“述而不作”,亦即“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因此,无论是汉代董仲舒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私欲”;无论是明代王阳明的“去物欲,致良知”,还是清代王夫之的“尊性达情”等,均是注经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意识形态机制和社会认知方式坐标。而今的“电视讲经”在载体上是依靠了先进的媒体平台,在传播方式上是运用了大众的信息反馈,在表现形态上是采用了古今资源通融等方法,但在本质属性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借题发挥、借本叙述、嫁接延伸的“注经”模式,何来的“再造文化”?客体存在决定客观表现,这种“电视讲经”的性质就决定其属于普及的层次,只能满足受众了解的需求,使其获得感性的满足,从而使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各地图书市场的销售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刘心武讲《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的书销售火爆,销售量飘升至天文数,引发了出版商机,然而《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等原著却“门前冷落车马稀”,乏人问津。这种现实的文化反差和社会冷热,折射出的正是这些经典名著通过“电视讲经”使其受众范围和社会影响扩大了,但这些经典名著真正的思想意义、文化渊获和知识内核却被风干、冷落和忽略了,从而使解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性的文化消费行为,而不是一种时代性的文化冶炼过程。

1.下列对“述而不作”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只陈述和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对古人的学说发表意见。

B.指只记录自己的观点,不对古人的学说发表意见。

C.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D.指只记录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2.下列对“各地图书市场的销售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心武等人的书在各地销售火爆,证明经典名著通过“电视讲经”使其受众范围和社会影响扩大了。 B.刘心武等人的书在各地销售火爆,证明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

C.《红楼梦》等原著在各地乏人问津,证明“电视讲经”使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

D.《红楼梦》等原著在各地乏人问津,证明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

3.下列对这段文字文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讲经”依靠了先进的媒体平台,运用了大众的信息反馈,采用了古今资源通融等方法,但在本质属性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借题发挥、借本叙述、嫁接延伸的“注经”模式,并没有“再造文化”。

B.“电视讲经”的性质就决定其属于普及的层次,只能满足受众了解的需求,使其获得感性的满足,从而使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

C.刘心武讲《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的书销售火爆,然而《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等原著却“门前冷落车马稀”,乏人问津。

D.“电视讲经”使解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性的文化消费行为,而不是一种时代性的文化冶炼过程。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