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紧扣“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议论文。

写作要求:

1.不能另立话题、不要照搬给定资料;

2.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有力;

3.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简练、顺畅。

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灵魂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现代乡村旅游是以广大农村为区域,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以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为资源的新型旅游业,它与民族旅游、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紧密相连,很好地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要,是新时期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是首当其冲的重大使命,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全力以赴、合力构建,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正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更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但在欣喜于其创造的骄人成绩和显著效果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担忧。当前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很多地方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影响,对以服务业为导向的旅游业十分陌生。他们不仅缺乏组织旅游业的专业技能,不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兴趣,更不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在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指引下,往往片面追求对乡村自然资源的简单开发和过度使用。而他们对乡土文化和乡村民俗等更具持久生命力和独特吸引力的文化内涵却视而不见,不予重视和开发,使得珍贵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逐渐趋于淡化,各地乡村旅游项目大同小异、毫无特色,正日益失去其独特的吸引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探究发展根源,我国的乡村旅游无疑仰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及休假时间的增多、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所创造和提供的广阔市场。奠基于乡村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悠然自得的生活劳动场景、清新的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绿色饮食对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饱受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之苦的城市居民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根植于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丰富的农耕文化,广袤的游牧草原、独特的游牧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多彩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文化作为自然环境孕育的产物,它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极强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是当地历史与文化、自然与人文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和主要财富,也是最受游客青睐和钟情的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珍贵旅游资源,更是一个地方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具实力的支撑。因此毫不讳言地说,丰富多彩、独特新颖的乡村文化才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这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解释为以乡村文化为产品核心的旅游的原因。

文化是根基,文化也是魅力之源,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旅游更离不开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我们以乡村文化为准绳,积极探索,不断前进,重点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大树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