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参考文献2”,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主标题,观点明确。分析深入,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因地制宜保障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
——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因地制宜地保障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
一是出租土地的合作社模式,这种方式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外出务工农民在获得劳务收入的同时,又获得土地租金收入,而且土地租金收入比农民种植水稻的纯收入要高;另一方面就地转移了部分难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此外,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规模经营和产业发展。
二是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公司。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公司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该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产权清晰、利益直接,以价值形态形式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新突破。
三是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这种方式加快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如浙江省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为出发点,实施了以“两分两换”为特点的改革,“两分两换”就是把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在具体实施中,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政策,以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有序推进。
此外,还有承包土地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通过平整和改良土地、推广良种、科学管理等措施,以为农民增收。
应当注意,各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行政命令,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不能下指标、限时间、限面积流转土地。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土地承包权流转行为。此外,应当加快法制建设,以法律形式规定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改革过程中,探索一奈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政策协调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