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参考给定资料,以“共同行动,减除贫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明确;
(2)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共同行动减除贫困

打开电脑,总能看到网络上关于贫困地区的图片,每天上学步行往返4个小时山路的孩子,孤寡老人无神地盯着见底的米缸,卧床不起的母亲和4岁的女儿相依为命……这些画面硬生生地刺痛着人们的眼睛,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贫困,如同一片乌云,挡住了人们的希望。

如今,贫困已是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均已采取具体行动,开展消除贫困活动。在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的、相对闭塞的地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产生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如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与外界交流困难;缺乏社会保障,无法抵御疾病、天灾等风险。为了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涉及人口多,情况复杂,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贪污腐败。扶贫款项被贪污、挪用或者滥用,贫困地区的人民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救助。出现了该救助的人得不到救助,不法官员却因此发家的尴尬境地。

二是制度不完善。以中央政府拨款的方式为主,层层下放,缺乏引导和管理,没有结合被救助地区的实际情况,地方官员处于“服从上级领导指挥”的状态,出现工作无法开展或进展不大的局面。

三是“重物质,轻精神”。我国的扶贫工作中以直接送钱、粮的方式为主,不能解决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农民精神生活匮乏,赌博、迷信盛行,出现返贫现象。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些现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扶贫工作的进展,要想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就要在根源上减少或者杜绝上述问题,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模式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纵观全国,很多省份已经在扶贫工作中找到适合本地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云南地区采取的小额扶贫信贷,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广东省采取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办法,使得扶贫干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扶贫对象进行帮助;贵州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采取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人工草场,促进畜牧业的办法进行扶贫等等。总结这些省份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经验,推进扶贫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扶贫机制。确保国家扶贫款项能够切实地用在扶贫工作上,相应的救济财物能够发放到贫困人口手中,杜绝贪污、挪用等现象,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身上。

(2)重视精神扶贫。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扶贫,加强对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引导。要弄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办法,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3)政府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非政府机构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鼓励银行在信贷方面给予贫困地区人民支持。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改善环境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利用当地地理特征,发展特色农业,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致富。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国家的有力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要大家携手并肩,消除歧视,贫困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

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