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一个简单的图形编辑器提供给用户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图形、创建元素、选择元素以及删除图形。图形编辑器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描述如下:
(1)图形由文本元素和图元元素构成,图元元素包括线条、矩形和椭圆。
(2)图形显示在工作空间中,一次只能显示一张图形(即当前图形,current)。
(3)编辑器提供了两种操作图形的工具:选择工具和创建工具。对图形进行操作时,一次只能使用一种工具(即当前活动工具,accive)。
①创建工具用于创建文本元素和图元元素。
②对于显示在工作空间中的图形,使用选择工具能够选定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可以选择一个元素,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元素。被选择的元素称为当前选中元素(selected)。
③每种元素都具有对应的控制点。拖拽选定元素的控制点,可以移动元素或者调整元素的大小。
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该图形编辑器,使用UML进行建模。构建出的用例图和类图分别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2中的类图设计采用了桥接(Bridge)设计模式,请说明该模式的内涵。
参考答案: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对一个抽象的实现部分的修改应该对使用它的程序不产生影响。
解析:
本问题考查桥接模式,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在以下情况中可以使用Bridge模式:
(1)不希望在抽象以及抽象的实现部分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绑定关系。例如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在程序运行时刻可以选择或切换实现部分。
(2)类的抽象以及它的实现都应该可以通过生成子类的方法加以扩充,使用Bridge模式可以对不同的抽象接口和实现部分进行组合,并分别对它们进行扩充。
(3)对一个抽象的实现部分的修改应该对用户不产生影响,即客户的代码不必重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