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述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翻译:世人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华美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得到舒适安逸、口里不能吃到美味佳肴、外形不能得到华美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身心修为实在太愚蠢啊!

启示: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物质至上观念会扭曲人们的价值判断,财物分配不公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追求,造成“炫富”和“仇富”的扭曲心态。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物质贫富不是衡量个人尊卑的标准,应加强精神信仰的培养。

解析: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启示型分析题,题干中的话来自于资料5。通过阅读题干。可知本题作答任务包括两部分:一是把庄子的这段文言文进行白话文翻译,二是概括这段文字带给考生的启示。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因此答案也要分为两部分来作答,字数不超过300字。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联系给定资料上下文大意和考生自身的古文阅读能力,首先,要对这段文字的意思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进行翻译。要注意将“所尊者”、“所乐者”、“所苦者”形成的排比句式一定翻译得准确到位。通过分析文言文可知,此段文字表现了人们对物质的盲目热衷和对贫富现象的歪曲看待,庄子最后提到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做法,从而批判了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再联系上下文材料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物质崇拜导致价值观扭曲”、“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价值观,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以及“要加强精神信仰的培养”等启示。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提取的两部分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并适当予以补充,便能快速得出答案。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