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口援建似乎是一种被动性的任务,然而要完成好对口援建,靠被动性的应付不行,而要主动作为,河北省对口援建的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请以“被动的任务和主动的作为”为话题,联系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
要求:见解深刻,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表达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做好对口援建需要动真情、使真劲、见成效对口援建,是在中国政治环境中萌芽、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这一政策发端于计划经济时代,使我国人民坚强面对了自然灾害及国际国内种种困难,集中有限力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加弥足珍贵,对口支援在今天也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援助关系、内容、渠道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对口援建是新时期中央协调区域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
对口援建对于各支援地政府来说,似乎是被动任务,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在我国,对口支援是一项政治任务,地方政府必须认真贯彻中央部署,从这个层面来说,支援地政府是被动接受的。但从道德层面来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自古以来就是中 * * 的传统美德,兄弟省份有困难,全国各地踊跃帮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看不到这一点,没有这种大情大义,仅仅是应付中央下达的任务,不深入受援地实地调查,不做实事,这样的政府是失职的,不可能使受援地人民满意。
因此,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各地政府要主动地作为,认识到这既是光荣的任务,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与部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对口援建工作。通过总结河北省对口援建的历史与成就,我们可以很好地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全国各地政府顺利推进对口援建工作提供可学、可用、可推广的优秀做法。
一是动真情,全心全意做援建。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援建工作,亲赴当地调研,注重双向互动,积极接洽受援地政府,科学制定援助规划;明确规划落实主体,援建者以强烈的责任感日夜奋战,把当地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受援地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各项工作按期交接,资金及时到位,创建了援建项目的“河北速度”,打造了河北援建品牌工程。
二是使真劲,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河北援建者在如何挖掘和体现平武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制定可学规划上花费了大量心思,不仅组织专家深入当地调研,协助当地科学制定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还根据记载和传说建造了江油关仿古城楼,修建了小型博物馆,记录援建中的感人场景,这些细节平武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视察完重建后的平武激动地说:“河北是用心在援建平武。”这句话是对河北援建工作最高的赞美,也是各地政府应学习的核心所在。
三是见成效,把民生放在首位,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援建中,河北省对援建项目的要求是站在全国的高起点、高标准上,行动要早,质量要高,而且坚持用新材料、新技术,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成功完成援建项目,同时积极帮助受援地解决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不仅如此,河北援建者还着眼当地长远利益,大力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
正是这些主动的作为使河北成功完成了被动的任务,这些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各地政府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下好全国这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