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茄子黄萎病防治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1、选用抗病品种。试验证明,凡叶片长圆形或尖形、叶缘有缺刻、叶面茸毛多、叶浓绿色或紫色的品种较抗病,。

2、栽培措施防治。

①轮作倒茬:应实行同茄子、番茄、土豆、瓜类、芝麻、大豆等作物5年轮作,不与茄科作物邻作。

②深翻增肥: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6立方米,磷酸二铵15-20公斤,尿素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切忌偏施氮肥,忌施生粪。

③合理密植:栽苗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667平方米栽苗4000株左右。

④提高定植质量:定植不宜过早,在10厘米土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晴暖天气定植;起苗要带大土坨,做到不伤根;栽苗后覆盖地膜。

⑤巧管水肥:茄子生长前期,地温偏低,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防止阴冷天浇水使地温低于15℃引起黄萎病暴发。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追肥2-3次,每次667平方米追氮肥10-15公斤,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在茄子黄萎病发病前,用黄萎绝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预防,每株灌药液100毫升,可控制黄萎病。发病初期用黄萎绝600-800倍液灌根治疗,每株灌药液100毫升,5-7天灌1次,连灌2-3次,病株可迅速恢复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一]
背景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方案二: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方案兰:实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3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按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内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K19+100~K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