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给定资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价值取向”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800—10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不能市场

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志愿者作为一种活跃的因素,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助力这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地出台多种激励政策,以可获得某种利益来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人们纷纷质疑这种模式是否会导致为了利益而“虚假志愿”的情况,一些人士更指出志愿服务要远离功利。这些质疑的核心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的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它体现的是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友爱精神、平等的互助精神和追求和谐的进步精神,这是志愿服务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志愿服务,更应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活动中志愿者如此感人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坚持这一价值取向,抵制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蔓延,逐渐恢复和重建人们因“彭宇案”“李凯强案”等事例而受到冲击的人生价值观。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竞争、利润、效率,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与爱心。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秩序,同时也需要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和必要的社-会保障。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所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既是对中 * * 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更适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坚持志愿服务高尚的价值取向,需要政府在环境、制度和实践上予以引导,让志愿服务回归本源。在社会环境的建设上,政府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以典型带动群众,以点带线、以线扩面,营造尊崇先进、乐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丰富的激励形式,以政策形式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做好志愿者的保护工作,为志愿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实践中还要积极研究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合理地解决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价值取向的志愿服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心所向。只有志愿服务的正确价值取向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才能使乐于助人的风气充满社会,温暖人心。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