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你对以上给定资料的理解和体会,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 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 (2) 守候期待感恩。 [要求]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9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守候期待感恩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由于“不知感恩”被资助者取消被资助资格,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学生受资助却“不知感恩”,是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责任心缺失的表现,因此应当取消资助的资格。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受资助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不必要通过对接对资助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如果要以受资助者是否写信与资助者联系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等方式作为是否感恩的标准,就会使捐助活动本身显得功利化,资助者本身的资助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一些人甚至针对此事呼吁:“不要把慈善当买卖!”两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各具道理。两方都承认感恩之心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感恩等方面存在着分歧。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感恩之心都是社会的美德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社会更需要倡导形成一种知辱明耻、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培育一种尊重奉献、褒扬崇高的价值追求。这时候,感恩之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懂得感恩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
首先,要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于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报恩。感恩是一种责任感。因此,从学校到社会都要大力倡导感恩文化,加强感恩教育。通过宣传典型事例、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创造感恩的社会风气。
其次,加强合作和创新,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捐助是慈善活动的一种,应当多加鼓励,但是结对资助的方式并不能算是最科学的资助方式。因此,政府应当引导社会各界多方联合,加强协作,牢固树立“大慈善”的观念,不断提高慈善活动能力。要按照“政府推动、民众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指导方针,积极倡导团结互助精神,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将个人的慈善行为纳入到整个慈善事业中来,培养受资助者回报社会的意识。
再次,广泛发动,加强宣传教育,坚持经常性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善人善举,让慈善事业家喻户晓,从而强化群众的慈善意识,激发和调动大家的爱心和善良意愿。
慈善事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资助者无私奉献,受资助者心存感恩,在合适的机会回报他人,这才是健康的社会氛围。要促成这一氛围的形成,有待于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