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4分)如甲图所示,长为4m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BC在B处平滑连接,有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与位移x的关系按乙图所示规律变化,滑块与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B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冲上斜面,则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多大。(sin37°=0.6)

答案

(1),(2)最终距离0.64m。

题目分析:(1)初始时物体动能,到达B点时的动能

由A到B过程中,外力做功

由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列对的共得2分,下同)

。                 (2分)

(2)如图所示,

设滑块上升到D点时速度为0,所走距离为s1

到达D点滑块动能为

由B到D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

由动能定理,       (2分)

求得。                 (2分)

知,滑块不能静止在D点,将继续向下运动。(2分)

设滑块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的E点,BE间距离设为s2

到E点时滑块动能为

由D到E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

由动能定理,       (2分)

求得。                (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燥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八月的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来,母亲起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来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了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1、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

     →筹借学费→     →外出打工

2、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

                                                                                                                                                  

3、“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4、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5、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可以是对文章的赏析,也可以是对人物的理解,请写在下面。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