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在鲁迅先生眼中,“百草园”是永远的最美,他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永恒;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永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

答案

题目分析:⑴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所填的词语可以说比较宽泛,选材上也很宽泛。可以写人、写事、写物,但要注意“永远的”这个关键词,永远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⑵本题是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的立意: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人要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的人,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点评: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要精心体现运思的新颖独到。材料作文理解材料的中心是作文的关键,要根据所给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根据提练出的看法和观点确定写作方向。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是创造作品意境的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是诗歌美学家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一文中提出来的。我们读某一作品,感到其中的形象描军非常生动、具体,能不能说这就是意境的艺术形象呢?不能。因为它只是使读者感到有“象”,还没有使读者感到“象外有象”。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它能够使读者感到在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之外,还可在自己想象中萌生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新的形象境界,它远远地超出了作品已经表现的部分。“象外有象”中的第一个“象”,是作品已经描写到的切实的形象体;第二个“象”是借第一个“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由读者发挥想象力来获得的,它是没有直接描写的虚幻的形象体,是在已经描写出来的切实的形象体的指引下产生的。这便是刘禹锡在论到意境时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比如画云中飞腾的龙,画家画出露在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使读者由局部的实象想象出腾跃舒卷的全龙整体的虚象。

不但如此,“象外有象”还可以由象征性的实象,萌生出指向性的虚象。如鲁迅的散文《秋夜》着重描写的是枣树的形象。枣树护着底下细小的粉红花,把果实奉献给孩子而默默护盖着他们用打枣的竹竿造成的伤痕,同时不屈地把铁似的枝干刺向黑暗的夜空。《秋夜》所刻画的枣树实象,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富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甚至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总之,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

小题1:“象外有象”中,第二个“象”指什么?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指读者根据作者的描军而想象出来的虚幻的形象体。

B.指读者在作者描写的实象指引下产生的虚幻形象体。

C.指在作者自己的想象中萌生出来的新的虚幻形象体。

D.指在作品中实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下,由读者发挥想象力产生的虚幻的形象体。小题2:要使创造的作品成为具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最根本的是(3分)                

A.实象必须非常生动、具体、形象。

B.实象必须具有或比喻、或暗示、或象征的作用。

C.实象必须具有指引人萌生虚象的作用。

D.实象必须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小题3:画龙只画出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就能使读者想象出全龙的形象,这是因为“一鳞半爪”的实象具有(3分)                                                        

A.比喻作用

B.隐喻作用

C.象征作用

D.暗示作用小题4:联系第二段中对枣树这一实象的表述,选出与“‘象外有象’还可以由象征性的实象,萌生出指向性的虚象”一句的意思最相符的一项(3分)                          

A.凭借具有象征性的枣树实象,可以幻化出与此相关的新形象。

B.凭借描写得生动形象的枣树实象,可以想象出虚幻的新形象。

C.凭借描写枣树的特征,可以想象出与此相关的新形象。

D.凭借所刻划的枣树实象,可以幻化出一个高大的形象。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