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国名)之地……与(国相)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明德先论于贱(底层百姓),而从政先信于贵(贵族),故愿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中原地区)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依仗)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用绳索捆绑)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 (1)(1)根据材料概括赵武灵王为推进改革所采取的策略。(10分)

(2)谈淡你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认识。(5分)

答案

(1)召集重臣商讨改革,形成推进改革的中坚力量;驳斥保守分子的反对言论,为改革做思想舆论准备;不畏世俗的反对和嘲笑,坚定改革目标;率先采用胡服对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力争长辈支持改革.减轻改革压力。(10分)

(2)不守成规、善于学习、策略灵活、措施务实、以身示范;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服饰改革是推动政治军事改革的重要举措。(5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中赵武灵王遣人赴公子成处说服其带头从事改革可以看出赵武灵王善于笼络变法人才,同时对顽固分子进行批判,并身体力行,带头改革。(2)此题是开放性的习题。主要从改革的策略、民族融合和以身作则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赵武灵王的改革主要是“胡服骑射”,取得成效后,齐楚等国纷纷效仿,使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缩短与中原人民的心理距离(当时少数民族在中原人面前有民族自卑感),加快各民族融合过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秦统一各民族的思想准备。胡服骑射因此也成为战国时期与商鞅变法齐名的重大变革事件。

计算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