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5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a”或“b”)

(2)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

(3)欲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______.

(4)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图2所示,加入的甲物质是______.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20℃时,136g饱和食盐水,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7)60℃时,将60g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

(1)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确定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不明显,故a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2)P点的含义是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3)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般采取加入硝酸钾或蒸发水分或降低温度;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由题中信息知加入的甲物质是氯化钠;

(5)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因此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6)由20℃时NaCl的溶解度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3.6g;

(7)由于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则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55克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g;

答案:(1)a(2)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3)加入硝酸钾固体(4)NaCl或氯化钠(5)降温结晶(6)3.6(7)105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焦竑,字弱侯,江宁人。为诸生,有盛名。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疑于罗汝芳。举嘉靖四十三年乡试,下第还。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以竑为之长。及定向里居,复往从之。万历十七年,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益讨习国朝典章。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乃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翰林教小内侍书者,众视为具文①,竑独曰:“此曹他日在帝左右,安得忽之?”取古奄人善恶,时与论说。

皇长子出阁②,竑为讲官。故事,讲官进讲罕有问者,竑讲毕,徐曰:“博学审问,功用维均,敷陈或未尽,惟殿下赐明问。”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一日,竑复进曰:“殿下言不易发,得毋讳其误耶?解则有误,问复何误?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皇长子复称善,亦竟无所问。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适讲舜典,竑举“稽于众,舍己从人”为问,皇长子曰:“稽者,考也。考集众思,然后舍己之短,从人之长。”时方十三龄,答问无滞,竑亦竭诚启迪。尝讲次,群鸟飞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拟为《养正图说》进之,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竑既负重名,性复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亦恶之。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岁馀大计③,复鑴秩④,竑遂不出。

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

(选自《明史·焦竑》)

【注释】①具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②出阁:皇子出就封国。③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④鑴秩:降职或降级。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读书崇正书院          遴:挑选。

B.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官:做官。

C.乃先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          率:一律。           

D.皇长子称善,然无所质难也         难:疑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竑为之长                         

始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B.乃撰经籍志              

皇长子敛容听,乃复讲如初

C.时与论说               

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

D.复往从之              

竑尝采古储君事之可为法戒者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焦竑“性复疏直”的一组是(3分)

①益讨习国朝典章                             

②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

③取古奄人善恶,时与论说               

④皇长子仰视,竑辍讲肃立

⑤竑被劾,谪福宁州同知                  

⑥复鑴秩,竑遂不出

A.①②⑥      B. ①③④     C.③④⑥     D. 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焦竑作生员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在学业上他师从耿定向和罗汝芳、李贽等人,并且贯之始终。

B.焦竑任职翰林期间,众人对教小内侍读书一事敷衍,只有他考虑长远,做事认真,悉心引导。

C.焦竑担任太子讲官之后,并不囿于旧例照本宣科,而是大力启发,使之从容辩驳,对答如流。

D.焦竑为人粗疏率直,主持乡试之时,将应试举子的文章多批为险怪荒诞之语,因而落职罢官。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古人不耻下问,愿以为法。(2分)

②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