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上学路上,旅行路上,求索路上,通往梦想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在路上。

或悠闲,或匆忙,或顺畅,或艰难,或开心,或苦恼……每一天在路上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令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心情。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

题目分析:这是一个在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非常宽广的话题。在人生行进的路上,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有喜悦,有忧伤。我们遇到的或是经历的事,有的一闪而过,如过眼云烟;有的却难以磨灭,刻骨铭心。我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喜悦;我们的失败,又启迪我们什么。当我们在路上留下勤勉攀登的足迹时,生活回报给我们累累的硕果;当我们把真诚有微笑一路洒下,我们看到了人间永恒的春天……回顾你在路上遇到的种种状况,想想在路上怎样才能坚实前行,望望你明天将要走的路,你一定会思绪万千,感受颇深。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思路打开之后,我们会发现有无数个选题,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这样“在路上”的点点滴滴组成了我们学习和成长中串串足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浓缩在“在路上”这个话题上。这么多信息是不是都选呢?只能取其一条。我们应该思考这么多的素材,哪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怎样才能富有新意?怎样才能打动读者或是阅卷老师?给人什么样的启迪或是思考?带着这些问题来追问,来撞击自己的生活,联想到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反思如何走好自己的“路”;既写出“在路上”的表层,还从怎样“走”“在路上”,为什么这样“走”“在路上”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这样写来,文章定会不俗。从具体的写法上讲,这个题目最好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但若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又容易写成“记流水帐”的形式,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应采用点技巧。同学们应该明白一点: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记叙经历过程是可以进行合理虚构的。可以写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但内容不要太庸俗,要和别人不一样,写别人不会想到的!

点评:本题不是太好写,学生容易忽略“在路上”文题本身的含义而将之视为一个简单的词语,所选材料所写内容完全没有“行在路上”的含义,这不符合拟题者的本意。对看似简单的文题,更有深究其中的含义,尽量把文题看作文章主旨的标杆,紧扣文题,挖掘深义,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的。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女性,25岁,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红斑伴发热2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反复口腔溃疡,疼痛不明显。后出现面部暗红色皮疹,伴间歇发热,体温在38℃左右。轻咳、无痰,无咽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不挑食。有明显脱发,睡眠正常。既往对紫外线过敏,偶有双膝关节肿痛,无结核病史,月经正常,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近期未去过疫区,无遗传病家族史。查体:T38℃,P110次/分,R20坎/分,BP120/70mmHg。头发略稀疏,面颊部暗红色皮疹,皮疹边界清楚,略高出皮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舌面及颊黏膜有散在溃疡,咽部略充血,扁桃体不大,甲状腺不大。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双膝关节无红肿,压痛阳性,浮髌实验阴性,余关节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30g/L,WBC7.5×109/L,分类正常,Plt205×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蛋白定量0.75g/d(正常值0~0.25g/d)。抗核抗体1:320(正常值1:<100),类风湿因子16U/ml(正常值0~20U/m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