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答案:B

考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解答,溶解度曲线上任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解答:解:A、甲物质在45℃时 的溶解度为60g,A中没说明温度,说法错误;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只能是降温,不能升温,说法错误;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是降温.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中型泵站开工前,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编制了泵站建筑安装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表如下所示,绘制了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并提交监理单位批准。网络进度计划工程如期开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第4个月末检查进度时,A工作和B工作已完成,C工作完成43.5万元的工作量,E工作还未开始,F工作完成36万元的工作量,项目部进行进度偏差分析,为保证合同工期目标实现,按照费用增加最少原则,调整了计划,新计划上报批准并按此组织实施。事件2:D工作是该工程的重点,对该工作进度情况进行了定期跟踪检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D工作进度曲线如图2所示。

事件3:因征地补偿款未及时兑现,当地群众聚众到工地阻挠施工,挖断施工进场道路,机电设备无法如期运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暂停。经当地政府协调,事情得到妥善解决,承包人在暂停施工1个月后按照监理人的指示复工。

【问题】1.根据事件1,分析C、E和F工作在第4个月末进度情况[分别按"××工作实际完成了×个月的工程量,比最早完成提前(或拖延)××个月"表述],假定各项工作均匀进行,判断对总工期有何影响。

2.除C工作外,根据泵站建筑安装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表,按费用增加最少原则,绘制第4个月以后的网络进度计划,计算缩短工期增加的总费用。

3.根据D工作进度计划曲线图,指出第15天末D工作超额(或拖欠)累计工程量的百分比,超额(或拖欠)工程量金额,提前(或拖延)时间,D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4.针对事件3中发生的暂停施工情况,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说明承包人在暂停施工指示方面应履行哪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