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

题目分析:思路指导:我们首先要审清题义,明确“山”的含义。提示语告诉我们,“山”既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山,从文题看,重点应放在无形的山上。无形的山,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可能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还可能是自身的胆小、自卑、内向等性格缺陷。翻过了这座山,就意味着战胜或解除了“山”给作者带来的巨大的阻挠、困惑,跨越了心中难以跨越的障碍,应注意把“翻的过程”和“翻过后”的心理体验交代清楚。若写成记叙文,可按这样的思路构思:山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翻过的--翻过后的体验。其中“如何翻过的”作为重点,要详细的叙述事情的经过,交代清引起思想转变的触发点。这一触发点可能是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作或眼神,还可能是从一些事物或现象上得到的启发。刻画出心理的转变也就突出了“翻过”这一重点。若写成议论文,也要先明确“山”具体指什么,明确观点--翻过山意味着什么,然后列举中外名人事例做为事实论据证明观点。

点评:命题作文写作方法。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尽管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要审题。审题先要读题,读文题的过程,就是思索、理解文题的过程。读文题,要读得细,读得认真;切忌马虎,一看就下笔作文。有时看错文题中的一个字或少看一个字,写的内容就会和命题要求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要审读以下内容:1、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要对构成题目的所有词语作一番推敲,审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词,抓住“题眼”。2、如果在题前或题后有提示语或引导语,一定要高度重视,看能否帮助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或帮助拓宽选材空间。3、题目下面的要求通常是对该文在形式、内容、字数等方面做具体的规定,所以一定要看清要求。其次,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做到“舍大取小,以小见大”。要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曾打动多自己心灵的材料,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以情服人,收到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选取“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写出新意。再次,构思要精巧,别具匠心。要以最佳的形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如日记体、片段组合式、书信体等,也可以在加题记或后记。最后,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既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又表现出个性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m2,地下1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13。共有甲、乙、丙等8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后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10日;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3日。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13日。

事件四: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施工过程中已按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故拒绝再次挖开检查。经总监理工程师调解,停工2日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停工2日、复验后重新恢复造成工期延误6日的两份工期索赔。

事件四中,施工单位不同意再次挖开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判断两份工期索赔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