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问题。”——引自张伯伦的讲话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材料三: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什么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为了使自己不卷入一场战争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一中“更为重大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签署宣言的国 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德国;捷克斯洛伐克。
(2)纵容德国对苏台德区的占领,与德国签定《慕尼黑协定》。
(3)张伯伦对德是一种纵容的态度,丘吉尔则是坚决同德国战斗到底。
(4)“二战”爆发,德军袭击英国。
(5)《联合国家宣言》。
(6)政治上: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