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 * * 党人始终在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一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之初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2分)
(2) “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分)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2分)
(3)“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
(1)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分)规定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分)
(2)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在城市中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搞活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题目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找出八大的历史贡献即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分)规定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先在农村发生,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即在城市中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国有企业;总体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搞活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所学可知“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结合所学不难得出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 * * ”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