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企业本月制造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40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元/小时

实际产量耗用工时9200小时

实际发生制造费用90000元(其中固定部分4032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10000小时

生产能量标准工时9800小时

要求:

(1)进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

(2)分别采用固定制造费用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实际费用=90 000-40 320=49 6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费用=10 000×5=5 0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9 680-50 000=-32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9 680÷9 200)-5]×9 200=3 6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 200-10 000)×5=-4 0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实际费用=40 32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费用=10 000×(40 000/9 800)=40 816(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 320-40 816=-496(元)

采用二因素法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 320-40 000=32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0 000-40 816=-816(元)

采用三因素法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 320-40 000=320(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9 800-9 200)×(40 000/9 800)=2 449(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 200-10 000)×(40 000/9 800)=-3 265(元)

材料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 * *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 * * 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胡 * *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 * 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三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度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三年多来,我们与大陆签署15项协议,每一项协议都做到了“对等、尊严、互惠”、“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两岸人民同属于中 * * ,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台湾地区总统、国民党 * * 马英九在“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分别影响中国命运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