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理想、知识、叮呼、理解、唠叨……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敢前行.

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I)文体符合要求.(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

答案

参考例文

带着感动出发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到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这是诗人舒婷对词人李清照人生的感慨与哀叹。读着它,我仿佛听得见长天雁鸣,看得见昏黄孤灯。然而,却是在这里,我听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叹,感受一个女词人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里萦绕的,满满的都是感动。

一片落叶,一滴秋雨,一声雁叫,一柄孤灯,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寂寞。夜间听漏,漏尽更残,失意仿佛没有尽头。氤氲迷茫中不见曙色。站在历史的某一支点上,我看见一个女子落寞的姿势,犹如秋日正午房檐流落的雨水,美丽而又哀伤。

也曾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仿佛生命中还有个青梅竹马的影子。

只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随着小朝廷南渡,她一方面怀念昔日的风光,一方面又不由得因这末世的繁华而大起悲意。一个女子祈盼振兴的心因怀有眷念而无法哀戚,也让人们看到,那颗心,如苏武手中高举的汉节,无论星月沉沦,都不曾低落。

回首时,已是国破山河破;凝眸处,如今又添一段新愁,但是,惊涛骇浪没有将她淹没,浮生浮世,她最终拔节而出。即使家破人亡,她仍念念不忘国恨,即使是浮花浪蕊的沧桑人生,也自有一方风采。抗金的号角声中,她摇摇晃晃但仍执着朝前的身影,成了思想长廊里不朽的雕像。

于是,我们看到,易安的一生其实都在给我们感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生命跃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羞涩感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落寞哀愁……

于是,看到她最后的心静如水,安静得有如青灯古佛度余生的寂寥。在心的远景里,那低首敛眉徐徐褪去的,是无字的诗稿无尽的感动。

感动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曲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无需声响的厚实,一个不可或缺的心的依靠。

带着感动出发,在六月的星光里,满载一船星辉,在时光前行的两岸,尽情放歌,迎接我们的,必是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审题比较简单,关键在于带着的“对象”是什么,希望学生能写出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深问、反思自己,注意选择表达方式和合适的修辞方法。。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竞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子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讲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就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1、罗尔斯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保罗教育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尔斯为什么会记住并相信保罗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给自己树一面旗帜”中的“旗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试谈谈纽约大沙头贫民窟和罗尔斯成长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