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

①H2O    ②NH3    ③F    ④CN     ⑤CO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①H2O,O上有2对孤对电子,[Cu(H2O)4]2+

②NH3,N上有1对孤对电子,[Cu(NH3)4]2+

③F-,F上有4对孤对电子 [FeF6]3-

④CN-,C上有1对孤对电子 [Fe(CN)6]3-

⑤CO,C、O上都有1对孤对电子 CO中毒后,CO与血红蛋白中的Fe2+配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配位键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 * * 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将“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