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请以“幸福时刻”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答案

 例文:

幸福时刻

幸福,有时如春般光彩绚丽,有时却如秋般秋风扫叶,无论明不明显,只要你有双会发现的眼睛,幸福总会降临的

公共汽车上,人满为患。一位老奶奶颤巍巍地上了车。一个小伙子正在看报纸,一见有老人来了,忙起身让座。他先搁好拐杖,又扶老奶奶上座。周围人的眼中,流露出敬佩的目光,老人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的微笑。让座,这是幸福的。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能互相谦让,这可是人间最美妙的爱心,在这种公共场合,美德或许能让人舒坦一程,但更可能使老人们的心受到阳光般的关爱,舒心一生。幸福作用无穷大……一个衣衫破旧不堪的乞丐,在风中琵琶发抖。面黄肌瘦的他,不停地捂手、哈气,却仍隐不住淡淡的忧伤。这时,一只小手伸了过来。一个女孩儿,睁着大而明亮的眼,一张五元纸币跃入乞丐眼中。乞丐微微抬起头,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给予,是感激的。尽自己可能帮助别人,别人当然幸福,心中光芒万丈。给予,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给我一丝,我送你一毫,整个世界不就成了幸福的人间了吗?给予,快乐;被给予,幸福。

一个清洁工人,刚刚扫了一堆垃圾。一堆垃圾后边,是干净整洁的马路,人来人往的街道,已没有一丝污点了。那位清洁工人,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簸箕,脸上挂着汗珠,汗珠流过他饱经沧桑的面颊。可脸上,仍难以隐住成功的喜悦,幸福的微笑。

用生命装点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伟大、幸福。当他拿起扫帚,他肯定是坚定的。奉献伟大,他一个人干起了这又苦又累的工作,报酬又低,走这条坎坷的路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他人,而不为自己。这条街,因他而整洁;那条路,因他而干净。一个无私的人默默在奉献,当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怎么不会幸福呢?

幸福时时刻刻,无处不在!一封温暖的家书,就是幸福;一个香甜的苹果,也是幸福。无论什么样的幸福,都需要发现啊!幸福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紧跟身后。不信?好吧,那么你就找找看吧!

题目分析:“幸福”这个词好理解,也好写。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考虑写作的内容。“时刻”这一词不要忘了,“时刻”,要求把与“幸福”有关的事情写得具体些,比如“晚上爸爸妈妈都在家”,这个“时刻”是幸福的,写写家庭和谐温暖的情景。再比如定自己一次成功,那“时刻”,是幸福的。这点与“幸福时光”不同,时光,是写一段生活,从生活的面上取材,而“幸福时刻”是从生活的点上取材,有很多的“幸福时刻”这样的“点”(具体的事)可以写,可以着重写一方面,一件事,也可以用排比段写多个“幸福时刻”,把感受到“幸福”的这一“时刻”的情景写生动,把“幸福”表达得充分,表达出自己因幸福感而热爱生活的思想。此文也不一定写自己的生活,写他人的“幸福时刻”,观察他人的“幸福时刻”,来表现社会和谐景象,这样的文章立意更好。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童心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第①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完,她可怜地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刻画丁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