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欲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和 ;
(3)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 g;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Ⅰ.b>a=c Ⅱ.a=b>c
Ⅲ.b>a>c Ⅳ.c>b>a
(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加溶剂(或加水) 降温 (3)120 (4)Ⅳ
①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溶解度会变大,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溶剂也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
③由于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8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以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40g+80g=120g
④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溶解度会变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仍为100g;a和b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后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晶体,由于a曲线变化的范围大,析出的晶体多,所以a溶液减少得多,所以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