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3岁2个月。自幼发现心脏病,颜面、口唇青紫,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活动耐力较同龄儿差,喜蹲踞,剧烈哭闹后发绀加重,休息后缓解。查体:体重14kg;HR100次/min,BP95/60mmHg,杵状指(趾)明显,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73%。ECG: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心腰凹陷呈靴型,双肺血少。吸氧后动脉血气分析:pH7.46,PaCO232.6mmHg,PaO244mmHg,SaO282%,BE-0.7mmol/L,血细胞比容0.46,Hb155g/L。

关于TOF患儿在临床上静脉诱导和吸入诱导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右向左分流使吸入麻醉诱导加快

B.右向左分流使静脉麻醉药到达脑循环的速度加快,从而加快麻醉诱导,可使患儿很快安静以免哭闹引起缺氧发作

C.氯胺酮起效较快,临床上肌内注射引起缺氧发作较常见

D.无论使用静脉诱导还是吸入诱导,对TOF患儿,特别是严重缺氧的患儿,麻醉诱导时应缓慢给药,密切观察反应

E.诱导期间出现的发绀加重或缺氧发作,多与周围血管扩张致低血压进而引起的右向左分流增加有关

F.吸入诱导不依赖建立静脉通路,对于建立静脉通路困难的患儿有明显的优点

答案

参考答案:B, D, E, F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3岁,公务员。因劳累后心前区闷痛1周,持续性上腹疼痛伴呕吐6小时入院。 患者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在劳累时出现心前区闷痛,每天发作1~3次,每次持续3~5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未就医。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胸部紧束感,持续不缓解,且向背部放射,伴大汗、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正常”,尿淀粉酶“偏高”,按急性胰腺炎治疗无明显缓解而转入我院。 既往史:吸烟史20多年,每日20支。发现高血压两年,无规律治疗,血压波动很大,糖尿病史8年。 体格检查:T36.8oCP98次/分R22次/分Bp100/70mmHg体型肥胖,表情痛苦,神志清楚。皮肤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节律整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 Hb130g/L,RBC4.2×1012/L,WBC9.6×109/L,N0.82,PLT230×109/L。尿常规:淡黄色、清亮,比重1.017,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肾功能:BUN6.0mmol/L.Cr79umol/L,K4.9mmol/L,Na142mmol/L,Cl99mmol/L,Ga2.7mmol/L。血糖:15.1mmol/L。血淀粉酶:120U,尿淀粉酶:420U。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连成单向曲线,V4~6导联T波低平。胸腹平片未见异常。 问题: 1.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2.下一步还需做那些检查?治疗原则是什么,应注意那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