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 △ H 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填字母编号)。

(2)依据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热效应从上述 △H1 ~△H7尽中选取)。

(3)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化学的定量实验之一。 50 mL0.50 mol/L 盐酸与 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DE   (2)KOH(aq)+HNO3(aq)=KNO3(aq)+H2O(l)  △H6.

或H+( aq)+OH-(aq)=H2O(l)(3)环形玻璃搅拌棒  偏小。

题目分析:物质的燃烧热指1mol物质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而中和热指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注意装置的隔热效果要好,而且要不断搅拌。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划线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3、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