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光电效应现象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它否定了光的波动性
B.为了解释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
C.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的分布,进而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D.核力是短程力,在其作用范围内,随核子间距离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引力也可以表现为斥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42
N→ 147
O+ 178
H 11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U→ 23592
Ba+ 14156
Kr+2 9236
n 10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λ1λ2 λ1-λ2
(3)贫铀合金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用它做弹芯穿甲能力强,可以摧毁坚固的目标.贫铀弹的重要原料是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的射线对人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反对使用贫铀弹.若某静止的铀核(_92)发生α衰变生成钍核(Th),并同时放出能量为E的γ光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mTa,钍核的质量为mTb,α粒子的质量为mα.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若放出的γ光子动量可忽略,求衰变生成的α粒子的速率.
(1)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但不能说否定了光的波动说.故A错误.
B、为了解释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玻尔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故B错误.
C、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核外电子排布决定,而核内质子数不能决定电子的核外排布.故C错误.
D、核力是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的一类.原子核中质子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是非常强大的核力将它们吸引在一起,使它们在非常小的区域形成原子核.当两核子间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则会表现为斥力.故D正确.
故选D.
(2)A、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He+ 42
N→ 147
O+ 178
H.故A正确. 11
B、铀核反应是用一个中子轰击铀核产生三个中子的过程,反应前的中子和反应后的中子不能约去.故B错误.
C、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根据质能方程知,释放的核能△E=△mc2=(2m1+2m2-m3)c2.故C错误.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知c能级的能量大于a能级的能量,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需吸收能量,有:h
=hc λ
-hc λ2
,则λ=c λ1
.故D正确.λ1λ2 λ1-λ2
故选AD.
(3)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得:
U→ 23892
Th+ 23490
He. 42
根据动量守恒得,mαvα=mThvTh
根据能量守恒得:
mαvα2+1 2
mThvTh2=(mU-mα-mTh)c2-E1 2
联立两式解得:vα=
.2mTh[(mU-mα-mTh)c2-E] mα(mα+mTh)
故答案为:(1)D(2)AD(3)
U→ 23892
Th+ 23490
He 42 2mTh[(mU-mα-mTh)c2-E] mα(mα+m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