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黄河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除特殊说明外,都已经按照相应会计处理计算了所得税。黄河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黄河公司2013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4年3月28日完成。黄河公司201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4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14年4月30日。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2014年3月1日,黄河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1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13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

(1)2013年1月1日,黄河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黄河公司支付341万元。2013年1月6日,黄河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341贷:主营业务收入29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借:主营业务成本150贷:库存商品150假设税法规定,以旧换新销售中,销售新商品按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实现,回收旧商品按照购进商品处理。

(2)2013年10月15日,黄河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2013年10月15日,黄河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黄河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黄河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34贷:主营业务收入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借:主营业务成本140贷:库存商品140为了简化处理,假设税法规定该种情况收入的确认时间与会计相同。

(3)2013年10月,黄河公司与M公司签订了一项当年11月底前履行的供销合同,由于黄河公司未能按合同供货致使M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M公司于2013年12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此项诉讼至2013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黄河公司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2014年2月18日,黄河公司收到法院一审判决书,明确其败诉并需赔付M公司经济损失20万元。黄河公司对法院判决不再上诉,并于当天如数支付了赔款。假设税法对该项赔偿损失允许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黄河公司将其作为2014年正常事项处理。

(4)2013年12月1日,黄河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尽快收回货款,黄河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黄河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117贷:主营业务收入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借:主营业务成本80贷:库存商品80

(5)2013年12月1日,黄河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黄河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黄河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黄河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业务由于已开发票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5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借:主营业务成本350贷:库存商品350

(6)2013年12月1日,黄河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黄河公司于2014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12月1日,黄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819贷:主营业务收入7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借:主营业务成本600贷:库存商品600

资料2:2014年,黄河公司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14年3月8日,董事会决定即日起将公司位于城区的已出租的一幢建筑物的核算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建筑物系2013年4月20日投入使用并对外出租,入账时初始成本为194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相同;年租金为180万元,按月收取;转换当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

(2)2014年1月20日,因企业管理不善引起意外火灾一场,造成公司一生产厂房被烧毁。根据会计记录,被毁厂房的账面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与税法相同),自2012年1月投入使用,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税法规定为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与税法相同),未计提减值准备。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同意给予70万元的赔款,其余损失(不考虑被毁厂房清理费用和残值收入)由企业自负。假设税法对该项财产损失允许税前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资料2中的事项(1)黄河公司2014年3月8日董事会的决定,针对2014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年初数进行调整,下列各项账务调整中,正确的是()。

A.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162万元

B.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164万元

C.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余额2500万元

D.增加"盈余公积"科目余额48.6万元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1.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贷:预收账款234②借:库存商品1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0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5借:盈余公积4.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从上述调整分录可知,该事项应调整利润表"净利润"项目的金额是-45万元。

2.资料1中事项(3)的账务处理如下(金额用万元表示):借:预计负债30贷:其他应付款2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13年营业外支出1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25%)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13年所得税费用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13年所得税费用7.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0×25%)7.5借:其他应付款20贷:银行存款20(此分录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75贷:盈余公积0.75所以,应调整负债项目的金额=-30+20-5=-15(万元)

3.资料1中事项(5)的账务处理如下: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500贷:预收账款500②借:发出商品3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350③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由于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存货部分由于其账面价值350万元和计税基础0不同,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50万元,所以调整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37.5递延所得税负债(350×25%)87.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2.5借:盈余公积11.2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可见,该公司资产总额期末数增加额=350+125=475(万元)

4.资料1第一个事项:①借:原材料1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75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0.75资料1第二个事项: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贷:预收账款234②借:库存商品1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140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1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5借:盈余公积4.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资料1第三个事项:借:预计负债30贷:其他应付款2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13年营业外支出1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25%)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13年所得税费用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13年所得税费用7.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0×25%)7.5借:其他应付款20贷:银行存款20(此分录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75贷:盈余公积0.75资料1第四个事项原处理正确。资料1第五个事项: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500贷:预收账款500②借:发出商品3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350③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由于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存货部分由于其账面价值350万元和计税基础0不同,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50万元,所以调整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37.5递延所得税负债(350×25%)87.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2.5借:盈余公积11.2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对资料1第六个事项: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700贷:其他应付款700借:发出商品6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6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5)8贷:其他应付款8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7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1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1借:盈余公积8.1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1则上述调整事项对2013年"盈余公积"项目影响金额=0.75-4.5+0.75-11.25-8.1=-22.35(万元)

5.资料2事项(1):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截至转换日,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940-(1940-20)/20×11/12=1852(万元),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所以会计政策变更前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后,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计税基础仍然为1852万元,所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1852)×25%=162(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增加额=2500-1852=648(万元)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940--公允价值变动56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88贷:投资性房地产1940递延所得税负债162盈余公积48.6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37.46.资料2事项(2)应作为2014年的事项来处理,账务处理如下(金额用万元表示):借:固定资产清理72累计折旧[200×2/5+(200-200×2/5)×2/5]128贷:固定资产200借:其他应收款70营业外支出2贷:固定资产清理72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好

周海亮

江南好。江南有桑。

桑有纤弱的身子,纤长的颈,纤秀的臂,纤美的足。桑住在小镇,小镇依河而建,小河匍匐逶迤。黄昏时桑提着白裙,踏过长长的石阶。黄昏的河水是粉色的,河面上似乎洒了少女的胭脂。桑慵倦的倒影在河水里轻轻飘摇,桑顾影怀思。

桑躲进闺房写字。连毛笔都是纤细的。桑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两只鸟歇落树上,悠然地梳理羽毛。桑扔掉笔,趴到窗口,就不动了。桑常常独自发呆,然后,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窗外风景。

桑在一个清晨离开小镇,离开温润的江南水乡。一列小船推开薄雾,飘向河的下游。那天桑披着盖头,穿着大红的衣裙。唢呐呜哇呜哇扯开嗓子,两岸挤满着看热闹的人群。人群兴奋并且失落——那么婉约多情的桑,竟然嫁到了北方。

桑跳下船,掀掉盖头。桑上火车,泪眼婆娑。桑坐上汽车,表情渐渐平静。桑走下汽车,盖头重新披上。唢呐再一次呜哇呜哇地响起,这是北方的唢呐。花轿颤起来了,桑的心一点一点地下沉。

从此桑没有再回江南。却不断有银钱、粮食、药材和绸缎从北方运来。那本是江南的绸缎。江南的绸缎绕一个圈子,终又重回江南。

桑离开江南一个月,有男人来到小镇。他跳下船,提了衫角,拾级而上。他有俊朗的面孔和隼般的眼神,他有修长的身材和儒雅的微笑。他坐在小院,与桑的父母小声说话。片刻后他抱抱拳,微笑着告辞。他跳上船,船轻轻地晃。他盯着胭脂般的河水,目光被河水击碎。他叹一口气,到船头默默坐下。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却又闪烁出迷人的红。

桑住着北方的宅院,神情落寞。当然也笑,笑纹一闪而过,像夜的惊鸟。有时喝下一点点酒,红酒或者花雕,眼神就有了迷离缤纷的色彩。然后,桑将自己关进房间,开始写字。她写,江南好。纸揉成团,又取另一张纸。再写,江南好。再揉成团,再取另一张纸。突然她推开窗户,看午栖的鸟。她开始长久地发呆,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宅内风景。

老爷说,想家的话,回去看看吧。桑说,不用了。老爷说,总写这三个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浅笑不语。笔蘸着浓墨,手腕轻转。三个字跌落纸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团。旁边堆起纸山,老爷摇摇头,满脸无奈。

男人在某个深夜潜入大宅。仍然身材修长,仍然一袭长衫。他提一把匣子枪,从墙头轻轻跃下。他悄悄绕过一棵槐树,就发现自己中了埋伏。他甩手两枪,两个黑衣人应声倒下。他闪转腾挪,似一只凶猛矫健的豹子。后来他打光了子弹,再后来他中了一枪。子弹从下巴钻进去,从后颈穿出来。子弹拖着血丝,镶进宅院的土墙。男人轻呼一声,缓缓倒下。月似银盘,男人俊朗的面孔在月光中微笑。

桑倚窗而立。从第一声枪响,桑就倚窗而立。她只看到了墙角的毛竹,她只听到了密集的枪声。枪声戛然而止,她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她趿了鞋,推开门,走进宅院的深处。她看一眼男人,闭了眼;再看一眼男人,再闭了眼。她的手轻轻滑过男人的后颈,男人的微笑在她的眸子里凝固成永恒。她站起来,往回走。她走得很慢,脚步声充满悲伤。

第二天桑死去了。她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她的饮食和以往完全一样。一切都是那般蹊跷,诡秘万分。老爷请来大夫,两天后大夫得出结论。他说她想死,于是就死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死去。这没什么奇怪,所有人都是这样。

桑留了遗书。一张宣纸,三个字:江南好。

人们就说,桑是太想家了。

只有死去的男人,明晓桑的意思。

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江南。

小题1:文中对桑的肖像和行为的描写,反映了桑怎样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2:“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都闪烁出迷人的红”,试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请结合结尾处大夫关于桑的死因的结论,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小题4: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小说并未注重对故事的叙述,而是注重对与人物相关的几个场景的描写,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