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请以“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2) “经历        ” 。补全题目,写篇文章。

答案

例文:

大自然,你好!

有太多逝去的美丽被我们匆忙的脚步所错过,有太多容易消散的脉脉温情被我们烦躁的思想所拒绝,亦有太多生命中的感动被我们冰冷的眼神所忽略。今天,我最想对你——大自然,说声“你好!”

温情脉脉的流水,展览的天空,青高的翠竹,婀娜多姿的鲜花,如歌声般的蝉鸣,宏伟的瀑布,深情的枫叶,滚滚的麦浪,闪亮的银装……你,从上到下,都是那么美丽动人。我喜欢你那娇媚的春天,热情的夏天,成熟的秋天,迷人的冬天。随着一声鸟叫,一声蝉鸣,伴着一丝秋风,一片雪花,你带着我浏览了世间所有的深情,今天,我最想对你……大自然,说声“你好!”

躺在自然的怀抱内,倾听着小草对我的窃窃私语。静下来,我会回忆起那个残风萧瑟的秋天,伴着冰凉的雨丝……我无时不刻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是你向我们造就了这一切,所以,在今天,我最想对你——大自然,真诚地说声“你好!”

望望窗外,高楼大厦已经成群地建起,南极正在融化……我只想对你说:“你好!请不要担心,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我们会改正的!”

我最想向你问好:感谢你!看庭前花开花落,望窗外云卷云舒,听海边潮涨潮退。这一切一切,都是你的功劳。人类正在觉醒,人类会重新认识你……包揽万物的大自然。

“大自然,你好!”我坐在山顶,大声说道。马上,听到了你送给我的回声:“你好,你好……”

经历人生

人生征途中,几多坎坷与挫折,然而是那多次跌倒后的自疚与经历反省,让我们学会了坚强与振作。

曾听老师讲过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一只狐狸为了吃到葡萄甘愿将自己饿上三天,只为进花园吃上甜美的葡萄,虽然吃到了葡萄补充了三天所消耗的体力,但它在走时却又饿上三天才出得去,虽然感觉好像白来一趟,俄三天在补体力在俄三天不划算,但毕竟狐狸吃到了葡萄并知道了它的味道,经历过了,知道了它的美,知道了它的味道,就是物质上精神上的满足。想想也是,人活着,都要体验一个过程,一个经历,如果没有经历,怎么能知道摔倒会不会痛,怎么能知道打针会不会受伤,怎么能知道吃药会不会难受,怎么能知道……

经历过,才知道经历过后的感受,经历过,才知道经历后的体验,经历过,才能知道经历之后的腥酸,每一天都在经历,每一天都在感受,每一天都在经历一个过程,就看你怎么看待它,倘若你能细心的看它,观赏它,你就能知道它的美,就能知道它的内涵。

不知几何,曾深思生活的真谛,终于在那个雨后初晴的夏日傍晚,一朵饱经风雨考验的蓓蕾悄然绽放在我凝望远方的视线中,于是乎,激起了我澎湃的思潮。

原来生活的本质就是要学会经历磨练,这才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是经历后的哲思;

人生短暂,路途坎坷,扬起风帆,勇往直前!让我们关上背后的每一扇门,勇敢的朝下一个驿站飞奔而去吧!

风雨之后,我们要让“经历”这朵人生玫瑰更加绚丽!

题目分析:第一题“自然”,就指“大自然”,可以写“自然之景”,或表现四季的特点,或选某一季节某一景物以点带面,赞美自然,表达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与意愿。写作此文,最后好的写法是抓一点,如“春雨”“冬雪”,重点描写景物的形态,同时把自己赏景的心情表达出来,文尾加以引申,谈及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则有了亮点。第二题,可正反两个方向选词填,可填有关情感、时间、事件的词语,比如“经历挫折”“经历痛苦”“经历那段时光”,可以写记叙文,写一件事,把自己在这“经历”中的情感、感悟表达出来,可以写议论文,谈谈种种“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精神、品质形成的影响。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善射,尝教延广曰:“射不入铁,不如不发。”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事梁邵王友诲,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后从王彦章战中都,彦章败,延广身被数创,仅以身免。

明宗时,朱守殷以汴州反,晋高祖为六军副使,主诛从守殷反者。延广为汴州军校当诛。高祖惜其才,阴纵之使亡,后录以为客将。高祖即位,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从领宁江军节度使。天福四年,出镇义成,又徙保义,复召为侍卫马步军都虞侯,徙镇河阳三城,迁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天平。高祖崩,出帝立,延广有力。颇伐其功。初,出帝立,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而已,大臣皆知其不可而不能夺。契丹果怒,数以责晋,延广谓契丹使者乔莹曰:“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卫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莹知其言必起两国之争,惧后无以取信也,因请载于纸,以备遗忘。延广敕吏具载以授莹,莹藏其书衣领中以归,具以延广语告契丹,契丹益怒。

明年春,契丹入寇,延广从出帝北征为御营使,相拒澶、魏之间。先锋石公霸遇虏于戚城,高行周、符彦卿兵少不能救,驰骑促延广益兵,延广按兵不动。三将被围数重,帝自御军救之,三将得出,皆泣诉。然延广方握亲兵,恃功恣横,诸将皆由其节度,帝亦不能制也。契丹尝呼晋人日:“景延广唤我来,何不速战?”是时。诸将皆力战,而延广未尝见敌。

契丹已去。延广独闭壁不敢出。自延广一言而契丹与晋交恶,凡号令征伐一出延广,晋大臣皆不得与,故契丹凡所书檄,未尝不以延广为言。契丹去,出帝还京师,乃出延广为河南尹,留守西京。

延广居洛阳,郁郁不得志。见晋日削,度必不能支契丹,乃为长夜之饮,大治第宅,园置伎乐,惟意所为。后帝亦追悔,遣供奉官张晖奉表称臣以求和,德光报曰:“使桑维翰、景延广来,而割镇、定与我,乃可和。”晋知其不可,乃止。契丹至中渡,延广屯河阳,闻杜重威降。乃还。

德光犯京师,行至相州,遣骑兵数千杂晋军渡河趋洛,以取延广,戒曰:“延广南奔吴,西走蜀,必追而取之。”而延广顾虑其家,未能引决.虏骑奄至,乃与从事阎丕驰骑见德光于封丘,并丕见锁。延广曰:“丕,臣从事也,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丕乃得释。德光责延广曰:”南北失欢,皆因尔也。”召乔莹质其前言,延广初不服,莹从衣领中出所藏书,延广乃服。遂叱而锁之。将送之北行,至陈桥,止民家。夜分,延广伺守者殆。引手扼吭而死,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延广身被数创             被:蒙受,遭受

B.大臣皆知其不可而不能夺   夺:争夺,抢夺

C.因请载于纸               载:记载,记录

D.度必不能支契丹           支:支撑,对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景延广“有勇”和“无谋”的一组是(3分)    (    )

A.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     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

B.延广身被数创。           延广按兵不动。

C.翁要战则来。             延广敕吏具载以授莹。

D.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   延广伺守者殆,引手扼吭而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景延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就一身武艺,辗转数主,终于遇到了赏识他的晋高祖,从此身兼数职,大权在握,渐渐骄狂起来。

B.新皇帝继位时许多大臣认为应该像晋高祖石敬瑭在世时那样向契丹称臣,景延广却极力反对,觉得称孙就可以,表现了景延广的民族气节。

C.耶律德光对景延广说:“南北失欢,皆因尔也。”这话其实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原因是契丹对后晋一直蠢蠢欲动,而景延广“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的话只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导火索而已。   

D.景延广活着的时候没有完全打败契丹,也曾消沉过,但最后的果断自杀也算对得起他那句“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的话。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以延广语告契丹,契丹益怒。(4分)   

译文:                                                                           

(2)诸将皆由其节度,帝亦不能制也。(3分)

译文:                                                                          

(3)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 (3分)

译文: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