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必须是在相同温度下,而A没有指明温度,所以不正确;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所以B不正确;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应是×100%不等于60%,所以C不正确;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所以D正确,故选D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一些美国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 * * 是‘一部美国的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几乎所有拉美20多个国家政府一再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便可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所拟采取)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按:这一则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建立初期的情况。)

材料二 (1950年9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时……在俄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的这次侵略行为,并要求 * * 党军队从南朝鲜撤出……号召会员国对大韩民国给予一切必要的援助……安理会建立了一支联合国部队,要求美国委派一人为总司令,不久就有十九个国家在军事上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早在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它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对它的影响如何,美国具备这种影响的背景是什么,当时联合国的作用如何。(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美国为什么要打着“联合国部队”的旗号?(4分)   

(3)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