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3)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

(1)B>A; (2)增加溶剂;  (3)20%;(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题目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2)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回答。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还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

(3)据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分析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能否完全溶解,并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t2℃时A的溶解度为25g,所以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最多溶解12.5g,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4)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提纯A的方法。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得到较为纯净的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六一”到了,上帝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主不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多想――我想当爷爷!”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上帝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1、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描写,文中“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儿”一句运用的手法有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4、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篇童话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