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如图是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为             

(2)20℃时,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大的是             

(3)欲将4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  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②加溶质氯化铵③加水④恒温蒸发水

(4)已知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下90g的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5)将50℃时的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5℃,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物质。

答案

(1)35-46℃ (2)硫酸钠 (3)②④  (4)30g  (5)氯化铵

题目分析:(1)根据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5-46℃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2))2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较小,故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大的是硫酸钠;

(3)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欲将4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方法是加溶质氯化铵或恒温蒸发水;

(4)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溶解50g硫酸钠,那么90g的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0g;

(5)35℃时,氯化铵的溶解度较小,故析出的晶体较多。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商业城市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