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        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②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答案

(1)=;减小;(2)增加溶剂;降低温度;(3)B>A>C;(4)降温结晶

题目分析:(1)P点处A、B两种物质相交于一点,故其溶解度关系是A=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要析出溶质,仍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降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观察图2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3)1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由(1)所得结论: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单项选择题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