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同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多个机组严重受损,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释放出了大量的碘131等放射性物质.从而引发了美国、菲律宾、中国等地出现民众抢购碘片和加碘盐现象.

 科学家说,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内分泌腺X内,从而引发癌症等疾病.如果能服用稳定性碘,可阻断绝大部分放射性碘在X内沉积.碘化钾有类似功效.但是碘在人体内的代谢停留时间仅有24小时,即提前24小时服用可有效预防对放射性碘的摄入,但24小时后就会失去效果.而且长期大量服用碘片会影响身体健康.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碘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是合成______的原料,但是过量摄入,会造成内分泌腺X功能的______.

(2)放射性碘131会随着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主要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处被吸收,然后会随着血液循环首先出现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处.

(3)图丁是人体吸收碘处的显微结构放大图片,如箭头所示碘从消化道到达血液需要穿过______层细胞.

(4)图甲是内分泌腺示意图,放射性碘131最终将停留在器官X处,X是图中的[b]甲状腺,它的分泌物是由腺体内的血液运输的.婴幼儿若此分泌物不足会引发的疾病是______.

答案

甲图a垂体、b甲状腺、c胸腺、e胰岛、d肾上腺、g睾丸、f卵巢.丙图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但是过量摄入,会造成内分泌腺X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2)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3)碘从消化道到达血液需要穿过2层细胞.碘首先被吸入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碘再进入毛细血管,就进入了血液,毛细血管壁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碘从消化道到达血液需要穿过2层细胞.

(4)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

故答案为:(1)甲状腺激素;减退(2)5小肠;A右心房(3)两(4)呆小症

综合题

(11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33年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

……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中国古代政体的根本不同。(4分)

材料三  1953年1月毛 * * 亲自挂帅,领导中 * * 宪法起草小组进行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宪法草案并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的讨论,又提出许多修改和补充意见。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1197票赞成,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资料整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备哪些特点?(3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