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两个文言段落,完成问题 。(16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小题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字词。(4分)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斯人,吾谁与归              

物喜                                       夜昏怠                     

小题2: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2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小题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文:                                                                         

(2)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小题4:读了有关范仲淹的两篇短文 ,你有哪些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答案

小题1:在……之前    非,如果没有      因为     有时

小题2:孤/ 依/    (划错一处即不给分)

小题3:(1)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2)于是就精通《六经》的要义,慷慨激昂,立下了为天下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小题4:(1)自古英雄多磨难。忧患出人才。志向高远者方能成功,应珍惜当今生活,抓住机会磨练自己等。

小题1:题目分析:“”应译作“在……之前”,“或、以”是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有时”“因为”。“微”在句中不是“少”,而是“没有”的意思。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题目分析:首先要整体理解这个句子,“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的意思是此句的意思是“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理解之后可根据句意画出停顿为“范仲淹二岁而孤/ 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点评: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即先将句子翻译一下,看有几层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句子划开。

小题3:题目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心”“或”“大通”等。“心”在此句中应译为“思想感情”,“或”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或许”, “大通”是“精通”的意思,根据语境即可推出。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题目分析:“你有哪些感想”是审题的要点,可知不能写一点。根据甲乙两文都可知道范仲淹有大志于天下,因此可总结出:人要有志向。根据乙文中范仲淹的人生经历可知,人在忧患中要奋发方可有为等。

点评:理解两文内容与主旨,找到两文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文章内容给我们的启示。启示要根据文中人物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等来谈。记住千万不可脱离原文内容。

选择题

2012年3月30日,国家 * * 胡 * * 在出席于印度新德里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后乘专机抵达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回答问题。

小题1:在柬埔寨首都机场,胡 * * 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华侨与华人最主要的区别是

A.是否有中国国籍

B.是否有中国血统

C.是否是汉族

D.是否使用汉语小题2:柬埔寨的首都金边位于下列哪一河流附近

A.恒河

B.湄公河

C.印度河

D.澜沧江小题3:访问柬埔寨期间,胡 * * 去下列哪一名胜古迹区看望了当地的中国建筑工人

A.下龙湾

B.大金塔

C.吴哥窟

D.泰姬陵小题4:柬埔寨所在的中南半岛具有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平原广阔,湖泊众多

C.地势平坦,沙漠无垠

D.草原广布,一望无际小题5:印度人口众多,在世界各国中居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小题6: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中国相邻

B.位于南亚地区

C.发达国家

D.世界文明古国小题7:印度和柬埔寨最主要的气候类型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小题8:印度、柬埔寨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均为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D.大麦小题9: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孟买小题10:印度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A.麻纺织业

B.航天工业

C.核工业

D.计算机软件业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