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 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 (11) S(KNO3)(填“>”、“=”或“<”)。
② 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12) 。 (填编号)
a. 不能确定是否饱和 b.饱和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③ 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13) 、 (14) 、 (15) 、洗涤、烘干。
④ t℃时,在100g25%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所加KNO3 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右图所示,x= (16)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17) 。(填编号)
a. t<t1 b. t1<t<t2 c. t>t2
(11)>; (12)b; (13)蒸发浓缩 (14)冷却结晶
(15)过滤; (16)37.5%; (17)c
题目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查得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通过溶解度曲线可知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四十大于三十,所以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25g的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得到的溶液应该是饱和溶液,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根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步骤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此时溶质为25+20=45g,溶液为100+20=120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45÷120=37.5%,x点表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20,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150,所以t与t1、t2的关系是t>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