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

答案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 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革新;谭词同提出废君权,倡导民主激进主张。

题目分析:(1)从关键词“风气未开”“ 操之自上,则两得之”“ 开国会,尚非其时”可以总结出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是: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变法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思想是有关联的,即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同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但从材料二的信息“上权太重,民权尽失” “废君统”来看,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并主张学习法国的启蒙思想而康有为则主张渐进的改革,两者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解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又要注意提取材料的信息,不拘泥于所学知识。这也体现高考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重在考察学生运用辨别能力。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