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20分)认识国情

(1)说说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危害?(6分)

(2)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网友们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号召人们杜绝餐桌上的浪费。你认为开展“光盘行动”有什么意义?(6分)

(3)为响应“光盘行动”,你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合理消费?(6分)

答案

(1)资源浪费严重(或浪费资源严重)。(2分)

危害:①加剧资源的紧张状况;②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带来环境的污染;④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⑤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⑥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一点4分,二点即可满分)

(2)①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弘扬中 * *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④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的实现等。(一点4分,二点即可满分)

(3)①学会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②理性消费,根据经济条件,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③不攀比、不浪费金钱。④绿色消费,环保选购。⑤注重精神消费,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⑥勤俭节约,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点4分,二点即可满分)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生活困难的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 * * 的传统美德,即使将来富裕了,仍要坚持艰苦奋斗。我国还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必须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作为公民,虽然收入高了,生活好了,但还是不能忘记艰苦奋斗,要理性消费,不浪费。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顷之,病卒官。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游学南阳,张奉舍(落脚、住)

B.遂太祖,乞收葬谭尸(拜访)

C.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将要)

D.然后就戮,无所(遗憾)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北海孔融召以主簿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下马号哭曰:“无君归?”寒暑易节,始一反

C.言终修至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

D.太祖遂引军攻谭南皮骈死槽枥之间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②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

小题4:结合文中材料,评价王修这一人物形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