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场景:一位女子穿着由东方丝绸制成的衣服,左手优雅地抓着一只银水罐,右手打开富丽的大空格玻璃窗,桌上铺着来自印度的织锦台布,台布上得珠宝盒敞开着,墙上挂着比皮革制成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状况有几个典型特征:圣经衰弱(心理病症)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很简单——现代文明;将写信、写日记、传记、自传、画肖像画视为天经地义的个性表达方式;把追求隐私作为孜孜以求的一个家庭生活目标。。
——摘自彼得·盏伊《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
材料三:二战后,一个主要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销售人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将这个群体称为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崇尚闲暇,厌恶竞争,奉行消费主义。
(1)材料一名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现代文明给中产阶级造成精神压力的原因。思考这一时期英国中产阶级能够追求个性、注重隐私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0分)
(3)阐述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新中产阶级崛起的关系。结合新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1)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拓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海上马车夫”荷兰通过海外贸易,经济迅速发展。(6分)
(2)原因:现代文明主要指工业文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及追求财富的欲望,使中产阶级的压力日益加重。(4分)
条件:政治上,民主法治不断完善,个人隐私权可从法律上得到保护;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长,生活无忧;思想上,自由主义思想兴起,追求个人幸福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如答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方面的条件,也可酌情给分。6分)
(3)关系: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政策,“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等因素都导致企业管理队伍的扩大和公职人员的激增,从而推动新中产阶级的崛起;而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也进一步提升了中产阶级的经济能力。(6分)
影响:消费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生产发展;但过度的消费与闲暇,又削弱了这一群体创造财富的动力。(4分)
题目分析:
(1)注意图片上的时间,应是17世纪时期,作品又出自荷兰画家。再联系材料信息“由东方丝绸制成的衣服”“来自印度的织锦台布”“比皮革制成的世界地图”,因此可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拓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荷兰海外贸易发达等方面分析。
(2)结合时代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因此现代文明主要指工业文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加大。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这一时期英国中产阶级能够追求个性、注重隐私的有利条件
(3)第一小问注意从根据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政策的推行以及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等;第二小问注意一分为二的分析,消费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生产发展,但是过度崇尚闲暇,厌恶竞争,又削弱了这一群体创造财富的动力。